2024年6月,以Elsevier主办的权威外文T1级学术期刊《Engineering Failure Analysis》刊发了我院刘少胡团队关于连续管疲劳失效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博士研究生杨洋为论文第一作者,刘少胡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也是刘少胡教授在清华大学访学时与清华大学姚学锋教授合作的研究成果之一。
为准确揭示连续管母材(BM)和焊缝(WZ)的疲劳性能差异的影响机制,该论文通过开展原位疲劳试验,实现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信息采集,详细研究了连续管母材和焊缝的局部组织与微裂纹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连续管的变形机制、裂纹萌生、扩展和断裂的动态过程。该论文同时结合EBSD等表征方法,建立了连续管母材和焊缝宏观疲劳性能与微观损伤机制间的关联。研究结果对指导连续管整体寿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Fig.1 EBSD analysis of microstructure near the gap of BM and WZ: (a) IPF of BM; (b)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BM; (c) IPF of BM; (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WZ
Fig.2 KAM map: (a) BM before loading; (b) WZ before loading; (c) BM after fracture;(d) WZ after fracture;
(e) and (f) KAM distribution inside grain of WZ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